玉溪成为云南省首家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国家试点城市——
做强绿色建材产业链打造宜居低碳城
聚焦十个制造业全产业链
生活中,人们约70%的时间身处建筑之中。绿色建材的生产和应用,已成为拉动绿色消费、引导绿色发展、促进结构优化、助力“双碳”行动的关键。
去年以来,玉溪市坚持纵队作战、链式发展,重塑制造业产业发展新优势,在此背景下,绿色建材产业迎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春天,全市用链式思维盘底数、学政策、育人才、抓项目、重推广,用系统思维推动绿色建材产业全链协同发展,着力打造宜居、绿色、低碳城市,为全省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玉溪贡献。
一年来,绿色建材产业链条内规模以上企业92户,实现产值84.05亿元,增加值19.42亿元;获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的企业从1户上升为5户,排名从全省第七上升为第三。成功获批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国家级试点城市,为云南省首家入选州市,玉溪市绿色建材全产业链推进机制在全省住建系统推广。
聚力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去年,玉溪市绿色建材全产业链专班成立以来,把脉政策形势,深入走访调研,绘制链条图谱,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产用融合、绿色发展,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城乡建设、服务高品质生活工作思路,遵循需求撬动供给、末端驱动前端,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红塔区、易门县为主阵地综合发展,江川区发展管材、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华宁县发展水泥(石灰)、新型墙材,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发展石材加工的产业发展格局。
玉溪市编制《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城市申报书》,成功获批成为云南省首家入选的国家级试点城市。经积极争取,玉溪市作为主编单位负责《云南省绿色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编制,现已完成大纲编制。
合力谋划项目推动转型升级
与传统建筑砂浆相比,预拌砂浆具有品质可控、配料精准、减少污染、变废为宝等诸多优势,是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开发运用的主攻方向。
去年以来,玉溪市聚焦绿色建材产业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着力谋划重点项目,推动工业持续增长。2022年度谋划重点项目23个,计划总投资82.58亿元,当前完成投资5.49亿元,12个续建项目中有10个已投产或即将投入试生产,6个新建项目中3个已开工。一年来,利用专班研发的信息系统建立“一企一档”,动态掌握企业现状及重点项目推进情况,2022年1至9月,92户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84.05亿元。
为推动建材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玉溪市住建、发改、工信、财政、自规、生态环境等多部门于去年底联合印发《加快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通过按标准进行建造、加强建筑节能监管、开展绿色建筑标识评价、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积极推广使用绿色建材等举措,到2025年,全市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其中星级绿色建筑占比力争达到30%以上,二星级及以上高等级绿色建筑占绿色建筑比例力争达到10%;绿色建材在新建建筑中应用比例不低于60%;全市装配式建筑和采用装配式技术体系的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全市建材总产值力争达250亿元。
玉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尹文雄介绍,将以创建国家试点城市为契机,建立完善绿色建材政府采购政策体系,加快发展绿色建筑,大力推广绿色建材,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2023年,打造一批星级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绿色建筑占比85%以上,装配式建筑和采用装配式技术体系建筑占比不断提升,大力宣传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引导企业完成绿色建材产品认证4户以上。推动编制《云南省绿色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推动试点工作有序开展;选树并建设一批星级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作用,逐步提高绿色建材在新建建筑中的应用比重;抓牢绿色建材重点项目建设,继续跟进典集水泥有限公司等一批投资5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加大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
文章来源:云南日报、新浪网、人民资讯
记者:浦美玲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服务热线:010-88082309
010-8808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