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 民企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未来我国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将介入碳交易市场;绿色码头助力“双碳”实践

【全国工商联报告显示:民企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记者从全国工商联获悉:全国工商联近日首次出版发行了《中国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报告(2022)》,以全国10623家民营企业填报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结合公开信息梳理总结了2021年度我国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污染减排、节能降碳、绿色转型升级等领域的实践成果和典型案例。调查显示,约九成民营企业对“两个正面清单”政策推进企业绿色发展的认同度较高。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供给水平不断提高,有62.6%的民营企业入驻当地工业园区,受益于环境治理托管服务模式,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澄迈:绿色码头助力“双碳”实践】近日俯瞰澄迈马村港光伏电站,码头屋顶有序排列一块块蓝色光伏发电板。据悉,该光伏电站正进一步扩大规模,助力绿色码头的建设,同时加快海上绿色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注入“绿色动力”。

【中国电动船舶创新联盟成立 助推航运业绿色零碳发展】由中远海运集团统筹、中远海运发展承办的中国电动船舶创新联盟宣告成立。国家发改委基础司、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工信部国合中心、联合国工发组织、长江海事局、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交通委、上海海事局、福建省工信厅、湖北省经信厅、中国船级社、中远海运集团以及中国电动船舶创新联盟各家理事单位等共计80余家单位的相关领导出席中国电动船舶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共同见证中国绿色航运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联盟各相关单位将在“同心同力,零碳未来”的共同期许和努力下,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未来我国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将介入碳交易市场】近日,包括中金公司(39.960, -0.16, -0.40%)、华泰证券(12.660, -0.05, -0.39%)、中信建投(26.720, -0.07, -0.26%)、东方证券(10.270, -0.19, -1.82%)等一众头部券商纷纷公告表示,获得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公司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无异议函”。公告内容也大同小异,表示公司参与碳交易将“以服务实体经济,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进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为目标,合规、审慎开展业务,并将相关业务纳入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汽车产业绿色变革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鼓励国内相关领域技术专家和标准化团队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促进中国汽车和零部件企业全面融入国际供应链体系,在国际上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近日在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主办的汽车碳经济研讨会在京召开,并发布中国汽车产业链碳公示平台(CPP)。汽车产业是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的支柱型产业。据《中国经营报》记者现场了解,多位专家在大会上,就“双碳”背景下汽车产业与信息领域等融合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和新需求,分享了对碳数字经济的战略考量。

【中日节能环保论坛签署17个去碳化合作项目】财联社2月12日电,日本和中国两国政府11日召开了讨论环境和能源领域合作的“日中节能环保综合论坛”。为了推进新一代能源氢和节能等去碳化领域的技术合作和人才培养,企业和研究机构等签署了17个项目的协议文件。

政策要闻:

【天津:完善绿色电力交易机制 推动跨省(区)绿电交易】2月9日的发布《天津市“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指出,鼓励电商平台设立绿色产品销售专区,加强绿色产品集中展示和宣传,挖掘绿色消费需求。建立健全绿色产品标准、标识、认证体系,落实认证机构信用监管机制,推动绿色产品认证、服务认证及推广应用。扩大新能源汽车在公交、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等领域应用,推进清洁能源重型货运车辆使用。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大型港口作业机械、水平运输等设备推广应用,推进绿色船舶示范应用,打造“零碳码头”。完善绿色电力交易机制,推动跨省(区)绿电交易。

【深圳市支持电化学储能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2月7日,深圳市发改委对外发布《深圳市支持电化学储能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文件指出,将重点支持面向先进电化学储能技术路线的原材料、元器件、工艺装备、电芯模组、电池管理系统、建设运营、市场服务、电池回收与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链条,对产业生态、产业创新能力、商业模式等五个领域提出20条鼓励措施。


图片

【工信部公示4份绿色制造重磅名单!】2月9日,工信部公示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公示日期为2月9-18日。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共包含4份名单,分别为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其中,绿色工厂公示名单中共有880家工厂,绿色设计产品公示名单中共有96项品种,绿色工业园区公示名单中共有47家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公示名单中共有112家企业。

【山东省发布通知:加强财政金融融合设立碳减排政策工具】日前,山东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发布《关于加强财政金融融合设立碳减排政策工具的通知》,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和财政贴息叠加效应,构建财政金融融合联动机制,引导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增加绿色低碳领域优惠贷款投放。《通知》明确,山东省碳减排政策工具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支持对象为山东省内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民营银行等符合支农支小再贷款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河南省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2月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河南省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8%,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0%,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7%,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绿色低碳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

图文来源:每日碳知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线电话

服务热线:010-88082309

                 010-88082331


版权所有:国材(北京)检测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甲11号中国建材大厦C座3层 邮编:100037
备案号:京ICP备17011295号-3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会天下    

“国材认检”
官方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