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 两会话题 | 代表委员热议绿色建筑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碳排放约占全国总量的50%,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对于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绿色建筑再度引发代表委员们的广泛关注,他们就绿色建筑体系化建设、农村绿色建筑发展、建筑节能改造、绿色建筑材料应用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众多的建议。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总工程师彭寿:加速推进绿色建筑材料应用体系建设


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材料发展取得持续突破,创新转化出节能、创能材料产品,但由于建筑设计施工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加上应用场景引导不足,导致绿色材料与绿色建筑的产业结合程度仍然不高。对此,建议加速推进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体系建设,完善绿色材料设计标准和规范体系,加快绿色材料的应用推广,不断提升建筑的寿命、质量及绿色化水平,让绿色材料性能转化为绿色建筑功能。同时,针对绿色建筑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建议围绕质量、安全、绿色等关键指标,建立新的绿色建筑施工安装体系,打造从标准、规范到检测的一体化绿色高质量建筑,统筹城市和农村一体化标准,将城市绿色建筑标准体系覆盖到农村自建房建设,不断提升乡村建筑绿色化、高质化建设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加快建筑节能改造,推动高水平绿色建筑发展


我国既有建筑面积总量约为660亿平方米,有近400亿平方米具有改造和提升的价值,存量建筑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大量机电设备节能水平低,既有建筑运行能耗居高不下;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渗透率低,缺少中国化系统方案;建筑碳排放核算方法和碳限额标准体系不完善,制约全生命周期的闭环发展。对此,建议编制绿色建筑推荐产品目录,并给予高性能、可再生能源建筑节能产品购置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同时,推进绿色建筑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建筑节能减碳,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鼓励龙头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另外,建议加快构建碳核算体系。建立规范、统一的建筑碳减排核算机制,推进建筑能耗限额标准制定。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建议制定乡村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城镇绿色建筑各方面规划和实施计划较为完善,乡村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方面相对薄弱一些。“十四五”是乡村振兴、传统农房更新换代为现代建筑的关键时期,也是绿色建筑在农村普及的窗口期。对于城乡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问题,建议制定乡村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助力城乡协同发展。同时,建议充分考虑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潜力,加快部署进程,使其为城乡建筑提供更多的绿色一次能源。最后,建议在推广使用地源热泵方面开展专项工作,为绿色建筑清洁采暖打开突破口。

图片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周荃:加大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建筑发展的力度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建筑的工作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实际中仍存在前置认定难、金融产品不多等诸多问题。建议完善绿色建筑预评价体系,支持绿色建筑前置信贷认定,同时银行应将获得绿色建筑标识作为信贷合同的履行承诺;推动相关部门合作,共同研发多品类,多场景的支持绿色低碳建筑的绿色金融产品;支持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碳建筑等项目;完善绿色金融所需的绿色建筑项目信息披露机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标准、服务和资金互认共认、与港澳联动;探索碳交易、碳账户、碳信用等在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中的应用。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毕马威中国顾问李慧琼:推行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制度,助力“双碳”战略


引入绿色建筑保险机制,以市场化手段保证绿色建筑实现预期的星级标准,可以有效破解从绿色设计向绿色运行转化的难题。欧美国家围绕服务绿色建筑,探索研发了丰富的保险产品体系,在助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发挥了作用。因此,建议全面引入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制度,通过政府部门引导和市场运作联动,实现预防、监控和补偿相结合的闭环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绿色改造和货币赔偿双支撑,助力双碳战略。同时,建议对购买绿色建筑性能保险的企业,按照保费一定比例进行财政补贴。一方面为绿色建筑的性能提供风险保障,另一方面保险机构可以聘请协力厂商风险控制机构,监控和规范绿色建筑的整个建设过程,助力绿色建筑达到其预定的星级目标。

内容来源:一体板分会、综合新京报、上海证券报、建筑杂志社等


    
热线电话

服务热线:010-88082309

                 010-88082331


版权所有:国材(北京)检测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甲11号中国建材大厦C座3层 邮编:100037
备案号:京ICP备17011295号-3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会天下    

“国材认检”
官方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