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今年的石家庄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坚持‘双碳’引领,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
过去一年,石家庄市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创新实施监测微站、以电控污、协议减排等措施,全面推进重点企业环保绩效创A。新增清洁能源电力装机125.4万千瓦,总规模达到998.6万千瓦,占总装机的54.8%。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进展顺利,累计推广7.59万辆标准车。
如何推动能源产业优化升级?如何加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企业如何更有效地识别、量化和减少碳排放?出席市两会的代表、委员从不同角度针对推动绿色转型发展进行热议。
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离不开财政的强有力支持。市人大代表、石家庄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旭霞表示,2025年预算编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相衔接。支持生态环境治理是2025年财政重点支持领域之一,将进一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在市政协常委、省绿色产业协会会长左克永看来,石家庄市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加强污染防治,系统推进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以绿色产品与技术为抓手,带动全市绿色产业发展。
“以河北省绿色产业协会为例,我们主推的一项绿色技术‘升膜多效蒸发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际行业的空白,并于2020年进入工信部《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同比节约能源50%以上,有效解决了工业污水排放的世界性难题,这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重要贡献。”绿色技术为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绿色底色,左克永相信石家庄市的绿色产业将迈向新的台阶。
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和必然选择。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双碳”引领,积极布局绿色氢能,实施工业节能降碳行动。
“作为新能源装备企业,我们将积极践行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市人大代表、中集安瑞科氢能业务中心杨葆英表示,该企业正在推向市场的是更先进的30兆帕大容积天然气运输装备和更轻量化的四型气瓶,积极推动石家庄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市人大代表、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河北国龙制药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史建会十分关注外向型企业“走出去”步伐。
“2026年,随着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正式实施,出口欧盟产品碳排放量与要缴纳的‘碳关税’直接挂钩,没有达到标准的产品,将面临高额关税。碳达峰碳中和已经从概念具象成制造业‘走出去’不容忽视的环节,石家庄的部分生产企业出口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和影响。”史建会说。
为推动碳市场可持续发展,降低出口企业的碳税风险,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史建会建议,要依托国家和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落实措施,积极推动各级碳排放管理实施方案出台。充分利用石家庄外向型企业众多和碳足迹认证的技术服务优势,加强对碳足迹认证的系统布局和规划,并积极搭建平台,促进碳中和数字化专业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对接与合作,更好服务和引导全市企业做好碳足迹核算和认证工作,为出口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主要内容来源:石家庄日报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服务热线:010-88082309
010-8808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