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安徽省唯一入选国家第二批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城市,合肥市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精准赋能试点项目,探索出一条“政策引领、数字驱动、服务保障、示范带动”的特色路径,将“试点”打造成“亮点”,为全国绿色建材推广应用贡献了合肥经验。
一、 高规格统筹,构建协同推进机制
机制构建顶层设计先行。2023年7月出台《试点实施方案》(合政办〔2023〕15号),明确“2年内新建20个试点项目,绿色建材应用比例≥70%,建成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的目标,并计划2025年覆盖全部政府采购工程。成立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财政、城建等16家单位及县区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全市“一盘棋”推进格局。
二、 动态化管理,打造高质量示范场景
从首批征集39个项目中优选22个启动试点,建立“应补尽补”动态调整机制,持续征集符合条件的项目,积极吸纳社会投资试点项目。截至2024年底,试点项目达31个(政府投资26个、社会投资5个),总建筑面积165.13万平方米,总投资159.56亿元。其中14个项目已竣工,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三、 数字化赋能,搭建全链条服务平台
建成全国领先的绿色建材电子化平台,涵盖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绿色建材馆、建设项目绿色建材综合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绿色设计与采购编制系统、绿色建材政府管理集成工作系统、建筑碳排放核算与减碳计算系统、绿色建材监督检查系统、全过程监管控制指标“多算合一”系统等8大功能模块,可实现“可计算、可监控、可采信、可交易、可考核”闭环管理。其中,“合肥市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和绿色建材馆”,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绿色建材产品,所有符合条件的绿色建材产品均可进入电子平台进行采信和交易。截至2025年6月底,入库供应商222家,产品449个,产品规格1380种,产品类目覆盖59类,品类覆盖率达到39.01%。绿色建材馆入驻厂商209家,上架商品1276个;试点项目采购额累计约28.3亿元,实现了绿色建材资源高效整合。
四、 精准化服务,破解落地难题
组织专人对接31个试点项目,通过集中培训、上门服务指导平台操作、产品入库及交易流程,进行“点对点”辅导。建立月调度会制度、24小时微信答疑机制,确保问题“即时响应、高效解决”,实现全周期保障,稳步推进试点项目建设。
五、 创新性政策,激发市场活力
考核激励双驱动:出台《合肥市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和《合肥市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评分细则》,将绿色建材纳入市一级和区县政府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考核内容;出台《关于重新调整商住用地竞价方式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合肥市商品住宅高品质建设内容和评分标准,并将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纳入加分项;出台《合肥促进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对新建民用建筑达到三星级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标准的,根据建筑面积分别按50元/㎡、100元/㎡、150元/㎡标准,给予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奖励;对通过“绿色建材馆”线上采购绿色建材100万元以上并实际应用于工程项目建设的社会投资主体,优先推荐申报鲁班奖、黄山杯、琥珀杯等工程质量奖。金融支持升级:支持获得绿色产品认证企业购置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按其当年缴纳保险费给予最高30%财政补助;鼓励绿色建材生产企业通过“政信贷”金融产品申请贷款支持,符合条件的给予利息补贴。
合肥市绿色建材认证企业从2022年51家增至2025年6月109家,增长率119%;试点项目绿色建材采购规模、品类覆盖率等指标均居全国第二批实施城市前列。下一步,合肥将持续扩大实施范围至医院、学校、旧城改造等领域,深化集中采购机制,推动“绿色建筑+绿色建材”深度融合,为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合肥样板”。
合肥实践表明:以数字平台破题、以精准服务护航、以政策创新聚力,方能将绿色建材“试点”转化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亮点”。
主要内容来源:绿色建材资讯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服务热线:010-88083837
010-88082335
010-88082446
